——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讲话、文章、批示等四十多篇重要文献都紧紧围绕着“反腐败斗争”、“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反腐思想道德防线”等主题,对我们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突出了一个主题,就是借鉴历史,加强反腐倡廉。一代明君李世民,以史为镜,购镜图治,使大唐在纷扰的战火后能够得以休养生息,繁荣经济。重用魏征,终创“贞观之治”。继后用史实写出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王朝都存在一个历史周期律:建立-发展-繁荣-衰落-灭亡。而导致这些王朝最终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败泛滥往往是人亡政息的重要原因。一个朝代的兴起之初,当政者往往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常常拿出大气力、使出狠手段来惩治腐败,国家也会因此而进入一个繁荣的时代,例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终都没有逃脱掉因腐败而政权亡息的命运。其实。腐败的根源在于所有政治体制均是“人治”而非“法治”。人民只是一群被动的群体,而非能主动参与反腐败的主体,这样,人民只能处在一种状态:生逢明君,自得安宁;生遇昏君,命遭乱世。人民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历史的教训和当今社会形势的严峻性都在给我们敲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警钟,无论我们是一个普通公民还是身处要职的官员,我们都需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并切实将其贯彻和实施在生活和工作中,注重提高做为一个公民一个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幸福感。
作者:鲁耀邦
2015年6月